香港推出智能配對技術 提升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效果
2025年7月20日

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近日宣佈,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方案已經成功投入臨床應用,顯著提高了感染難辨梭菌患者的治癒率。這項技術通過精準配對合適的腸道微生物,將治癒率提升至90%以上。
69歲的周綺薇是這項技術的受益者。她曾遭受難辨梭菌感染,症狀嚴重,曾經每日拉肚子十多次並伴隨便血,花費數十萬元卻未見改善。接受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後,她的症狀迅速好轉,至今三年多未再復發。
這項MOZAIC技術由中文大學轄下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研發,利用健康人士的糞便中提取有益菌群,經內視鏡注入患者腸道,重建其腸道微生態。該中心在科學園建立了亞洲最大的糞便樣本庫,收集來自不同年齡和國籍的樣本,以支持研究。
這項技術的成功得益於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快速分析大量數據,精確配對最適合的腸道微生物,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醫院管理局已將該技術擴展至所有聯網,截止到今年5月,共進行超過50次治療,受益病人達到48人。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香港的科研水平卓越,將繼續支持科研團隊將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和經濟作出貢獻。這項技術的推廣無疑將為腸道健康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並對未來醫療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69歲的周綺薇是這項技術的受益者。她曾遭受難辨梭菌感染,症狀嚴重,曾經每日拉肚子十多次並伴隨便血,花費數十萬元卻未見改善。接受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後,她的症狀迅速好轉,至今三年多未再復發。
這項MOZAIC技術由中文大學轄下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研發,利用健康人士的糞便中提取有益菌群,經內視鏡注入患者腸道,重建其腸道微生態。該中心在科學園建立了亞洲最大的糞便樣本庫,收集來自不同年齡和國籍的樣本,以支持研究。
這項技術的成功得益於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快速分析大量數據,精確配對最適合的腸道微生物,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醫院管理局已將該技術擴展至所有聯網,截止到今年5月,共進行超過50次治療,受益病人達到48人。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香港的科研水平卓越,將繼續支持科研團隊將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和經濟作出貢獻。這項技術的推廣無疑將為腸道健康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並對未來醫療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